

【 學員心得分享】
✅ 艾亭
認識Jade老師是朋友在網路上的分享,疫情的時候一群媽媽友們被困在家裡每天照應著家裡各種大小瑣事,孩子的網課,隊友的在家工作,小小孩的在家早療,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各種家務家事,就是想在這些時間空間中找到一些些的自己,媽媽友們決定讓自己動起來開始分享著各種網路上運動的影片,突然一位朋友分享說,跟這位老師的瑜伽影片做瑜珈脖子不會痠欸,因為老師的解說非常簡單明瞭可以不用一直看著影片做動作,後來實際跟著一起練習之後發現真的欸,聽著口令閉著眼睛做瑜珈好舒服,可以很寧靜地和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對話,發現自己今天很累,發現今天腰痠,今天的背很緊,今天的高弓步怎麼都站不穩原來心裡還在想著別的事,就這樣一天天跟著老師的影片慢慢學習,發現老師除了口令簡單明瞭還時常提醒每個人身體構造的獨特性,所以同樣的體式會有不同的樣子,提醒大家不要執著於體式的摸樣。
當然還是時常看到瑜伽廣告上有“跟著做這八個體式你就可以橫劈,可以直劈,或是頭倒立專門班”這些還是會讓瑜伽練習者很心動,想著哇我要變瑜伽高手了,實際跟練後發現沒有變成高手(可能資質有差)反而覺得身體好累常常地疼痛難眠。
後來想起了老師的提醒又看到了課程介紹決定實地走訪參與50小時陰瑜伽課程,接下來的五大主題課程,肩膀探索,以及這次的髖部探索,經過幾次的課程下來,發現自己不單是瑜伽的心態改變了連生活上的心境也改變了,以前總覺得要越練習越往高階的體式,要做出那些很難的動作,沒有達成就一直練一直練練到身體抗議不適,現在學會用悅性平和的心練習,體認到當下的行和不行然後接受它,反而發現越是基礎的體式約能帶給身體更多的空間,越是較長時間的停留約能感受到身體細微的不同,就如同每天的生活一般,因為家裡有位特殊的孩子,從小就帶著她上各種課程,每天做著各種練習,期望著孩子能趕上大家都發展,後來發現孩子和我的練習都是不間斷不執著猶如瑜伽的兩片翅膀帶著我們飛翔於生命之中。
感謝Jade老師,講解解剖學讓我們了解了身體構造的獨特性,明白簡單的瑜伽生活學讓我們了解了生命的獨特性。
期待各位伽人和即將成為伽人的大家都能悅性平衡健康快樂。
✅ 品璇
不禁好奇的翻出2023年9月拍的X光
當時為久坐族群+脊椎側彎,造成某天起床痛到無法自行下床、行走,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到醫院檢查照的X光片。
可以看到骨盆兩邊不對稱、尾骨歪斜,當時被診斷為下交叉症候群,也就是腹肌無力、髂腰肌緊繃導致骨盆前傾+扭轉,我媽媽很擔心我的脊椎骨盆所以時常觀察我的體態,直到2天前她說妳骨盆好像沒那麼歪、比較正了耶!因為練瑜伽喔!
的確!笑說自己是個很好的例子。很多人認為瑜伽跟人體解剖學有何相干?將影響一名引導者是否懂得尊重不同身體的個別差異,而不是一昧認為或要求動作的"標準"和"正確",反而是被這兩個詞彙侷限了。
正因為瞭解解剖學越深入,越能夠在個體差異上評估身體遇到邊界的原因,及該如何細節的微調,更是在安排一堂課的序列裡,如何讓關節各方向都能活動到,伸展創造空間及鍛鍊力量的平衡。
最後還是Abhyasa和 Vairagya共存的練習,知道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很重要,但什麼時候該停下來而不執著是相同的重要。
✅ Yuri
「真慶幸當初選擇了Jade老師的200小時瑜伽師資培訓課程。」
這是我在這次為期兩天的開髖探索研習課程中,腦海裡一再浮現的念頭。
在師資培訓期間,Jade老師早已為我們打下紮實的解剖學基礎。而這次的開髖研習課程,像是一場對知識的鞏固與複習,也是一種回顧──回顧結業以來的練習歷程,以及在瑜伽分享上的檢視。
聽Jade老師講解解剖學,是一種享受。她就像一位熟悉每一條路線的導遊,帶領我們深入探索身體內在那個豐富奇妙的世界。這樣的深度旅程,不僅拓展了我們對身體的理解,也讓我們在開啟瑜伽視野的同時,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細微且珍貴的感受。
這樣的體會與感動,是我們持續練習與分享的美好能量。